2010年10月15日 星期五

綠色生活的學習之路 -廖桂賢


綠色生活的學習之路  (廖桂賢,本文刊登於綠雜誌六月號)

與二十世紀後半葉風起雲湧的環境運動相較,這年頭體現環境主義的方式明顯有了轉變。過去,環境運動呈現在世人面前的,多是一群熱血沸騰的有志之士對抗財團和政府不環保決策的街頭抗爭畫面;現在,越來越多人透過食衣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小革命,默默地改變世界。

工業污染在地域間轉移,卻未消失
各種工業的大量發展,雖然為人類社會帶來許多便利的產品和經濟成長,卻也製造了許多副產品:廢水和廢棄物直接造成空氣、水、和土壤的嚴重污染。當許多工業化國家藉此累積了可觀財富、並提升物質生活後,人們也愈來愈注重環境品質,進而制訂各種環境保護法規以管制污染;於是,尋求最大獲利、最小成本的廠商,將污染產業大量移到那些急於爭取經濟成長的國家,反正那兒的環保法規鬆散、甚至不存在。

於是,已開發國家的人民雖然仍有其他非得上街頭抗爭的理由,但與污染工業開發案對抗的情況也漸漸減少。污染工業的外移,讓已開發國家的人民不但能繼續享受充裕的物質生活,家園土地的污染威脅也減少;但許多人因此也不知道,以高物質消耗為基礎的高品質生活,背後是對別人的空氣、水、和土壤的污染。地球上的環境污染從未消失,只是從一個地方轉移到另一個地方。

富裕的台灣仍得為環境健康抗爭
隨著污染的移轉,抗議抵制的場景也隨之轉移到開發中國家。對已經相當富裕的台灣而言,這樣的歷程卻仍是現在式。即便台灣也有不少高污染產業陸續外移,污染著那些環境法規更為不彰的國家,政府仍以數十年不變的思維來治國,不惜一切地拼經濟;例如,犧牲肥沃農地以成就工業園區開發的舊思維仍然主導著經濟成長政策,近來的苗栗後龍的科學工業園區,以及彰化二林的中部科學園區第四期開發案就是政府和財團一意孤行的兩個案例。台灣的土地和人民仍然無法脫離工業污染的命運,熱血之士仍不得不上街頭為環境健康、公平正義而抗爭。

生活習慣的變革,寧靜革命潛力
但無論是在仍與工業污染搏鬥的台灣、或是環境品質已大幅改善的歐美國家,今天的環境運動都呈現了比以往更多元的面貌。其中一面,就是愈來愈多人體認到,環境惡化並非只是少數財團企業污染的結果,更是富裕世界不永續生活模式所造就的;無論是直接或間接,我們生活中食衣住行等各樣活動的背後,都隱藏著巨大的環境衝擊。因此,環境運動的面貌不再侷限於街頭抗爭,日常生活習慣的變革也是保護環境的有力工具、也是環境意識的體現。

這股主要以個人、家戶、或機關團體為起點的環境運動,或許沒有街頭抗爭的熱血彭湃,卻有著積沙成塔的寧靜革命潛力。從垃圾回收觀念的普及到近年來有機食品的風潮、從綠建築到綠色商品到綠色消費概念,即便新觀念的推廣不帶著驚天動地的革命訴求、即便是不起眼的生活訴求,當眾多的個人自發地做改變時,就足以匯聚成龐大的變革力量。

反射性的消費決策
回想過去這些年,自從開始關心環境議題後,我也漸次進行著生活上的改變,特別是在消費選擇上。以前,食衣住行育樂等生活上大大小小的決策:從一日三餐的食物、到牙膏洗髮精的消耗品、到衣服鞋子的必需品、到通學通勤所使用的交通工具等等,我的選擇考量僅以便利、價格、外觀等為考量。雖然可以理性地列出內心的決策標準,但其實庸碌的生活並不允許我花太多的時間來做理性思考;而且大部分的情況下,我的決策被廣告所左右而渾然不覺。

在現代生活中,依照自己的經濟能力,以便利、價格、外觀等條件來權衡商品的購買,已經成為多數人的反射性動作,大部分的人可能從未質疑過這些標準。但現在愈來愈多人開始思考:提供便利的產品(例如速食)真的愈好嗎?俗又大碗(例如鼓勵大量購買的折扣活動)真的代表我們賺到了嗎?

商品背後的環境和人道成本
我們現在知道,工業革命雖然大幅改善了人類生活,卻也帶來嚴重的氣候變遷副作用,足以威脅人類生存;從塑膠碗到汽車,我們生活中每一件工業製品都附帶著環境衝擊。近年來,許多研究者和媒體更陸續為世人揭發了商品背後的人道成本;例如含毒物的電子廢棄物大量落腳貧窮國家,造成該地環境和健康的危害;家禽牲畜的大規模畜養違背自然、甚至如同虐待動物;動物屠宰廠大量雇用並欺壓弱勢的非法移民、踐踏人權;農藥使用過量加上基因改造,食品早已不再「天然」;跨國企業為了壓低成本,以低薪資、高工時在貧窮國家雇用童工,創造「血汗工廠」現象。原來,我們生活中所吃、所用的東西,我們所做的每一項決策,背後都有著看不到的環境和人道成本。

知曉了這些隱藏成本後,我知道僅以價格和便利性來考量生活中的各種選項,是不足夠的。即便我知道盡量減少消費、減少消耗無謂的物資,應可稍減自己對環境的危害,但不得不消費時,決策卻再也不輕鬆簡單,甚至讓人頭痛!今年初春,我正式從西雅圖搬到南加州的爾灣(Irvine),在建立新家過程中,充分體驗了各種決策上的困難和掙扎,這是過去對環境議題矇懂無知時所不曾經歷的。

瞭解環境和人道成本,決策再也不單純
剛到美國的頭三年,我住在費城。作為一個得付高昂學費的留學生,消費的唯一決策標準就是「省錢」:家具和日常用品、食品等是愈便宜的愈越好,唸設計的我甚至對商品外觀的要求都可以放棄。那時,以低價為行銷手段的沃爾瑪(Walmart)商場是我經常去撿便宜的地方;離開費城後,我才知道沃爾瑪不人道的經營方式早已惡名昭彰。

在國外十年,因為種種不得已的理由,總共搬了十一次家。隨著對環境議題認識程度的增加,每增加一次搬家經驗,在家具和日常用品的保留與捨棄之間,又增加了更多的考量。

減少物質浪費,還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2008年底,我和夫婿得暫別西雅圖到柏林和札幌短居。因為離開是暫時的,無論是帶著所有家當走、或是到該地再買新家具顯然都是不智的,所以我們在柏林和札幌都選擇住在附有家具的公寓,以免除買新家具的物質浪費。但真正面臨抉擇的是如何處理留在西雅圖的家當:該花錢租個大儲藏間以容納所有的家當?還是大量捨棄那些便宜的東西,等一年後回到西雅圖再買新的,就可以租小空間省錢?

即便後者在金錢上比較划算,卻等於是物質上的浪費;但前者的金錢成本也實在不低。最後,我們屈服於金錢考量,但將捨棄的家當都捐給了GoodwillGoodwill是美國一個非常著名的非營利機構,專門收受二手用品再轉賣出去,賣得的錢作為失業者和低收入戶的職業訓練經費。將東西捐給Goodwill,某種程度為我減去了一些浪費物資的罪惡感。

而今年從西雅圖搬來爾灣,又面臨更多困難的決策,即便完全不考量金錢成本,只考慮環境成本,仍難以權衡不同選項。以不浪費物資為出發點,我應該將西雅圖的家具全都由貨運公司運到爾灣,但是,運輸距離將近兩千公里,會增加多少的溫室氣體的排放!在減少物質浪費與免去溫室氣體排放之間,該如何抉擇?

沒有任何一個研究,能夠明確地告訴我,哪一個決策對環境造成的衝擊比較嚴重?面對這個或許永遠無解的問題,最後我向時間成本妥協、採用最省事解決方案:將所有家具分送給有需要的西雅圖朋友,連賣家具的時間也省了,完全不帶走任何家具。

買二手家具還是新家具?
來到爾灣,面對一間空房子,一切得重頭來。每添購一件家用品,背後都有複雜的考量,卻常常無法找到完美的方案,往往以向現實妥協收場。理想中的新家,所有的家具都該是二手家具,如此應可將環境成本減到最小;只是,想的容易實踐難,找得到的二手家具不是不合用、價格太高、就是外觀實在無法接受。退而求其次的方案是,買以環保素材製作的家具,但市面上這樣的家具並不多,而且許多昂貴到無法負擔。最後我們跟許多人一樣,還是走進了IKEA

不情願支持跨國企業的理由
錢給跨國企業IKEA賺去,我是百般不情願,卻不得不在時間和金錢的考量之下徹底妥協。為何我不情願支持跨國企業?跨國連鎖店在各地的過度膨脹,扼殺了地方經濟發展的空間,使得在地商店漸漸消失,讓在地商業文化漸趨單一,甚至徹底毀滅地方經濟。此外,多數跨國企業的經營以追求利潤極大化為絕對目標,鮮少考量社會和環境成本,規模經濟的結果是犧牲了環境和人權。當然,在地商店所販售的產品不見得比較環保,但與其錦上添花地將我的錢交給已經富可敵國的跨國企業,我寧願把錢交給地方上的小老闆。

支持獨立商店,卻排放二氧化碳?
然而,支持獨立經營商店想法在爾灣卻很難實踐。這個城市的商業幾乎為少數大型連鎖企業所佔據,雖然仍有少數獨立商店存在,卻離家很遠;這時,又得進行這樣的掙扎:我該大老遠開車、排放二氧化碳去獨立經營的商店買東西嗎?還是就近在附近的連鎖店買就好?我沒有答案。

至於我們在爾灣所居住的典型郊區房舍,我也得考量這建築物對環境衝擊。由於我們在爾灣不會長期居住,如何在不花大錢做水電系統改造的情況下節能省水,是一大挑戰。目前除了盡量回收乾淨的水、少用水、少用電之外,坦白說,我還沒有其他更聰明的作法。

節省水資源,還是當影響社區房價的「害群之馬」?
但其實,這棟房子最讓我傷腦筋的是前後院的維護問題。面積不大的前院卻鋪著美國人最愛、卻最不環保的草皮:因為在乾燥少雨的南加州要讓草皮綠油油,不但需要大量的灌溉,還需定期使用化學藥劑以除去「雜草」,不但浪費水資源,也一併摒除了物種多樣性和小動物棲息的可能。狹長的後院則有著前任屋主留下的造景,隱約有著日式庭園的風味,種有溫帶的楓樹和其他根本不適合南加州氣候的植物。

要維持前後院原本的風貌,必須得定期澆灌、施肥、修剪、除草。但這每一項工作都是都讓我非常不情願,除了不願花那個「美國時間」之外,也是因為這些維護工作對環境有害而無益。只是,住在一個典型的美國社區中,若不維持庭院的「美觀」、任由庭院「雜草叢生」,不但違反社區規範,也會被整個社區視為影響周遭房地產價格的害群之馬。

若不想招人白眼又要避免那些不環保的維護工作,理想的方案是進行庭院大改造:改種植適合當地氣候的南加州原生植物,就無需擔心澆灌、施肥等問題。但是,這龐大的花費絕非我們現階段能夠負擔的起。於是,我決定對前院草皮採取賴皮策略:能不割草就不割草,直到有人來警告;至於外人看不到的後院,我選擇關閉自動澆灌系統,若不能適合這裡氣候的植物,很抱歉,就請被自然淘汰吧。

綠色生活大不易
要讓在南加州過綠色生活,我和夫婿還有太多的工作要做,而且在考量環境和社會成本之際,時間和金錢成本卻也是不得不考量的現實課題。幾年下來的感想是,一般人要從日常生活來體現環境主義,其實並不容易。要過真正的綠色生活,我們不但缺乏政府政策和企業產品的大環境支持,也缺乏足夠的決策資訊。

許多人也許會說,想這麼多幹什麼?何苦平添困擾?其實,在日常生活的大小決策中進行思考,對我而言並非困擾而是腦力激盪,雖然現階段總找不到最令人滿意的方案,往往只能向現實妥協,但這卻是綠色生活必經的學習之路。唯有每個人都試著在生活中做更細膩的決策思考,我們才會深刻明瞭:許多習以為常的社會運作模式包括製造和消費,有著重大缺陷,才讓人不得不在金錢時間和社會環境的天秤前掙扎。唯有體認我們目前所處的困境,才知道該如何做徹底的改造。

只要願意思考,就種下了改變的種子
即便不上街頭參與環保運動,學習過綠色生活也是環境主義的具體實踐,也是為後代子孫的永續未來而努力。而綠色生活的開展,要從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決策開始,只要我們願意花一些時間思考,即便暫時沒有完美方案,卻也種下了改變的種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